【112年數位治理策略管理訓練課程】第一梯次 | 第二週 | 課程實錄
主題2:數位賦能與數位平權
課程時間:2023/08/17~2023/08/18
課程地點:公務人力發展學院502教室
學習目標:了解如何運用科技促進數位包容,消弭數位落差並培育機關所需之人才以及活化組織結構。落實改善數位平權及賦能之體現,以建構韌性社會。
課程名稱:數位人才職能建構
授課老師:主持–林俞君助理教授
與談–王淳平主任
與談–陳慧敏副局長
課程摘錄:
首先由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林俞君老師開場,分享在「數位人才職能建構與評估」三個關鍵問題,第一、完整的政府資訊人力職能架構應當考量哪些重要職能;第二、這些職能該如何依照人員與機關的層級、業務類型的差異進行調整;第三、這個職能架構該如何運作。接著要定義出資訊人力的範圍及職能架構,最後,林俞君老師以「建立以職能為核心的才能管理模式」為結語,建議數位發展部可以建立數位人才的架構,再由各機關根據其需求進行修改。
第二位與談人資策會教育研究所王淳平主任先說明數位轉型的關鍵,包括技術基礎、數位治理、人才培訓等元素,接著提到目前全球面臨AI人才供不應求的情形,各國紛紛提出AI人才培育的政策,但這些職缺不一定需要具備專業的程式技術,反而是具備善用AI的能力才有機會上位。最後,王主任提出三點總結,第一、數位人並才不限定於特定領域,各行各業都需要數位人才;第二、不會用AI的人將會被能善用AI的人取代;第三、每個人都應該保持開放的態度,持續學習新科技的應用。
第三位與談人台北市政府資訊局陳慧敏副局長,則是分享臺北市資通訊人才的培育與挑戰。陳副局長先分享北市政府資訊局重要業務,包括邁向智慧城市、推動電子政務、策進數位治理等等。另外在人才培育的規劃上,亦設有ICT職能訓練架構規定,包含政策面、管理面、法制面,而每一個面向的資訊業務、資訊主管、資安專責人員訓練規定有不同的訓練時數。副局長也提到資訊局所面臨的問題,包括業務繁重、且因為數位發展部的成立,使得北市資訊局的人才短缺更為嚴重,去年的離職率更達到38%;除此之外也因近年AI蓬勃發展,民間的企業也積極招攬許多資訊局的人才,導致目前供不應求的狀況。最後陳副局長提到解決的方案之一,建議多開設學分班,將非資訊相關工作的人員都轉到資訊局,幫助其他業務單位的同仁,可以學習一些資訊相關的知識,以減少往後資訊局與其他業務單位間的溝通成本,進而提升工作效率。
課程名稱:參訪—新竹縣橫山數位機會中心
課程摘錄:
為結合與呼應本周課程【賦能偏鄉】的主題,安排參訪新竹縣橫山數位機會中心,帶領學員實際進入現場,了解如何運用數位科技提升平權及賦能的案例,培植在地弱勢族群、偏遠地區當地居民數位能力及學習能力,促進當地文化或農林漁牧及觀光等特色產業,健全活絡鄉鎮的發展,以便對數位科技如何落實平權及提升賦權能有更完整的體認。
抵達後,首先分享在地的特色—橫山茶園,從茶路文化、摘茶、製茶、品茶、茶餐、茶末手抄紙,保存傳統工藝並記錄職人傳藝故事。接著數位機會中心說明如運用網路創造經濟機會,從學習開始,將數位科技融入生活中,引導偏鄉民眾使用數位工具來改變生活。透過影片的方式,了解當地文化及特色產業,並實際進入現場,探討如何運用數位科技來健全活絡城鄉的發展,最後,團隊分享推動整體行銷策略,從最初的包裝設計、製作行銷影片、電子報編撰等,到後面逐步協助創立自有品牌,提高整體價值、地方曝光率,分享台灣美好的人情、土地和食源故事。